|
毛泽东关怀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往事毛泽东参观光学“八大件” 毛泽东参观地理构造沙盘 毛泽东参观我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模型 一九七〇年初,科研人员正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展览会举办十二年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毛泽东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决策者和奠基者,也是中国火箭和卫星技术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在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大背景下,毛泽东于1958年5月17日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科学家们迅速行动起来。在较短时间内,很快设计出火箭模型和卫星图纸等,在10月份举办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上展出。10月27日下午,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同钱学森亲切谈话并接见科技人员。这一举动,是党和国家决策发展航天事业的生动体现,是毛泽东大力关注关怀航天事业的鲜活例证,为刚刚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注入强大动力,也使航天人受到极大鼓舞。 一次盛况空前的展会 1958年10月4日,在北京西郊中关村的一万多名科学工作者,簇拥着各式各样的科学礼品参加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献礼祝捷大会。这一天,恰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一周年的日子。祝捷大会后,“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正式开展。 展览分布于5个馆。第一馆是新技术和数理化,第二馆是技术科学,第三馆是综合考察及地学,第四馆是生物学,第五馆是图书、情报和编译出版。此外,另有一个保密馆,专门展出机密性较大的尖端技术方面的科研成果。参展项目共3000余件,其中主要项目136件。展期持续一个多月,参观展览会的有445个单位38392人次。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彭真、李富春、聂荣臻等,先后到展览会参观。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机关刊《风讯台》,在11月15日的报道中,重点写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展览的盛况,非常传神:刘少奇整整参观了五个半小时,详细地垂询了许多问题,说了许多勉励的话;周恩来和陈毅一道前来,但因临时有事,没有能够全部看完,说:“争取再来第二次。”朱德冒着大雨来参观,裤脚被雨淋得透湿,他老人家丝毫也不减参观的兴趣。彭德怀、彭真、邓小平及聂荣臻,也都先后来参观。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学技术进展的关心,特别是对尖端科技的关注,仅从参观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聂荣臻年谱》对参观活动有简略记载:“1958年10月上旬,参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观看了展出的运载火箭模型、高空探测仪器模型,以及我国空间技术发展早期的设想蓝图。”从这些简略的文字中,可以了解到尖端技术馆展出的部分内容,包括了运载火箭模型和早期卫星设想蓝图两个方面。 人文学者的生动描述 关于毛泽东的这次参观活动,1995年出现在军旅航天作家李鸣生创作的《走出地球村》中:毛泽东观看的最后一个项目,是火箭的“飞行”表演。火箭刚—启动,本来坐着的毛泽东一下就站了起来。当他突然发现火箭模型的背后竟有人躲在那里用手拉橡皮绳时,忍不住一下笑了:“好!就这么搞!不要怕土,土八路能打败洋鬼子嘛!”说罢,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走到卫星模型跟前,伸出手指在卫星模型的外壳上弹了两下。谁知,放在卫星模型里的那条金黄色的小狗,竟对着毛泽东“汪汪汪”地叫了起来。毛泽东高兴得像个孩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据笔者观察,李鸣生可能是第一个挖掘这一事件并以文学家的笔触加以描述的作家,塑造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航天事业的文学形象样本,对真实的航天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文学演绎。后来,这一情节又出现在东生所著电影文学作品《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的第3部中。 客观上说,文学家们的创作和演绎,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鼓呼,为促进航天精神传播呐喊,是很有意义的。但这些生动地描述并不见于官方文献,也没有相关当事人的回忆佐证,因此不能作为正史来看待。 钱学森的亲历和回忆 为贯彻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精神,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闭幕后不到一周,聂荣臻便于29日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发展中国的人造卫星事业。钱学森在会上汇报了发射探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洲际导弹的设想意见,并对我国研制人造地球卫星提出了“三步走”的方案。6月11日晚,遵照聂荣臻指示,国防科委副主任安东召集张劲夫、钱学森、王诤等人开会,进一步研究卫星研制工作。安东传达了聂荣臻的指示意见:赞成钱学森提出的“三步走”方案,希望进一步研究深化。 在毛泽东号召的指引下,科学家进行了深入研究,钱学森供职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根据任务分工,拟制了相应计划。7月6日,钱学森与郭永怀、杨刚毅在颐和园召开会议,研究了力学所的科研方向和任务,确定今后主要研究与星际航行、开发地壳以及海底航行有关的力学问题,将其概括为“上天、入地、下海”。随后,力学所成立了“上天研究室”,把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列为研究重点。 遵照聂荣臻指示精神,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和酝酿,8月,中国科学院把人造卫星研制确定为院1958年头号任务,代号“581”。为此成立“581”组,钱学森任组长,赵九章、卫一清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人造卫星、火箭探空业务。会议还议定成立三个设计院:第一设计院负责卫星总体设计与运载火箭的研制,第二设计院负责控制系统的研制,第三设计院负责探空仪器与空间物理研究。8月21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召开第一设计院(又名1001设计院)成立大会,郭永怀任院长、杨南生任副院长,钱学森全面指导工作,负责设计和试制运载火箭。钱学森代表力学所领导小组草拟完成了给中国科学院党组的《关于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火箭技术的报告》,初步规划了发展路线。报告称:“为了开拓人类物质文明的新领域,揭开宇宙空间的秘密;巩固国防,消灭帝国主义战争,保障和平;都需要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火箭技术,并力求在较短时间里,把巨型人造卫星送上天。”在此基础上,报告详细分析了高速度发展火箭技术所具备的若干条件和基本要求。在初创的事业起步中,年轻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初步成果,带着他们的产品模型和设计图纸,参加了成果展览会。 毛泽东逝世后,钱学森在1976年9月的怀念文章中,对这次展览及毛泽东的参观活动有过简略回忆:“1958年10月27日,毛主席亲临中国科学院科学成果展览会。毛主席第三次接见了我。毛主席肯定了展出的科研大搞群众运动的成绩,指出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毛主席的教导拨正了我做科技工作的方向。”寥寥数语,句句深情,透过钱学森的简短记述,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党领袖对航天事业的热切关心,对航天成果的高度肯定,对航天道路的科学指引,对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深切关怀。 谷羽的回忆和贡献 毛泽东的参观活动,在《毛泽东年谱》中也有记载:1958年10月27日下午,毛泽东“到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参观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胡乔木、钱学森、谷羽陪同。参观时,对钱学森说: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这里所述毛泽东的话,显然符合钱学森的回忆文字。同时,在陪同毛泽东参观的人员中,出现了谷羽的名字,值得我们注意。 谷羽是毛泽东秘书胡乔木的夫人,时任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副局长,也是当年9月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党组新技术办公室主任。在这次成果展览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参观活动中,谷羽除了参与组织以外,还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和独特的联系纽带作用。该展览活动过去35年后,谷羽仍对其记忆犹新。1993年,谷羽回忆说:“1958年10月,科学院举办‘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为使中央领导了解科学院情况,劲夫同志给我两天时间在家打电话,请中央领导出席。我给毛主席、少奇同志和在京的政治局委员一一打了电话,后来他们都参观展览会了。周恩来、陈毅和黄克诚是悄悄来的,我们知道时都参观完了。主席一般不大参观展览,我做了几次工作。”劲夫,即张劲夫,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也是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规划的积极推动者,是他将科学家研制卫星的建议上报党中央,并得到批准并下拨2亿元专项经费。这次参观活动中,张劲夫也一起陪同,并留下了与毛泽东一同观看展品的照片。谷羽在回忆中还提到,毛泽东最后还接见了科学家们,毛泽东和中央领导的来临,对中国科学院是极大的鼓舞。 作为中国科学院主管尖端技术的谷羽,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起步阶段,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争取中央书记处批准的2亿元卫星工程经费的尽早到位,谷羽通过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找到负责中央财政的李先念使经费很快拨付,即便在后来的经济调整中这些经费也没有收回或者压缩。这些经费用在北京和上海两个火箭研制基地的建设上,为航天事业后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张劲夫生前多次谈到谷羽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科学家热情筹展 为了尽快实现发射人造卫星的理想,中国的年轻科学家们,在钱学森、赵九章和钱骥的指导下,在几乎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和技术条件下,从书本学起,因陋就简,居然在短期内就斩获了不小成绩。曾经参与这一工作的林华宝院士的传记中记载:近百名仓促集合起来的“外行”们,没日没夜地苦干了一个月,奇迹般地完成了据说可以发射100千克卫星的三级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T-3”的结构总图,与加工出来的“T-1”箭头模型一起,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上展出,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字数虽然不多,但披露有火箭结构图和箭头模型参展,也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林华宝本人对此有过较为详尽的回忆:“设计院重中之重的任务是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W—1)和运载火箭(第一级T—3、第二级T—4)。那真是敢想敢干‘一天等于20年’的年代,指标定得非常高,卫星的重量要超过美苏的第一颗,运载的推进剂要选用至今世界上没有人敢用过的高能推进剂,而且要在1959年国庆节前发射升空、献礼。我们这批从未搞过火箭、多数甚至没有搞过普通产品的青年人,在西苑旅社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过着人民公社式的生活,心情特别愉快。经过大家近一个月的狂热奋战,奇迹般地设计出了T—3火箭结构总图向新中国成立9周年献礼。10月中旬,在中关村科学院的一个内部成果展览会上,T—3总结构图和T—1火箭箭头实物同时展出。”文字叙述中不乏对那个年代的不切实际、高批标、浮夸风的隐约暗示,但主要还是表达了年轻的航天人,在中国航天开创阶段的一股闯劲,一种奋斗精神,这是任何事业都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中国航天精神,正是在航天人的这种拼搏奋斗中孕育、发展、壮大,并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航天事业前进。 其他回忆资料 在展会现场,还有许多航天人作为亲历者,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回忆资料。据第一批跨入航天大门的科技人员、后来又参与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的何正华回忆:“到581后,钱骥给我布置第一项任务,即中科院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的新技术保密馆设计布局(含探空火箭、地球物理箭头模型、探空仪器、卫星、卫星发射场、地磁探测仪、雷达应答器等),并要我设想设计卫星发射场的模型,与北京的沙盘模型厂协调联系。”展览会开始后,何正华参加了保密馆的接待讲解工作,接待过全国各地区科学院分院的领导、中央各部机关的领导以及中央广播事业局领导、钱学森等科学家。在陈毅、陆定一、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时,由陆元九讲解,当助手进行配合。何正华说:“在当时大跃进的气氛和人们热望发展我国的高尖科技的志向下,虽然保密馆内的展品绝大部分是模型、活动模型以及卫星发射场沙盘模型,但我们工作人员和所有参观者都兴奋激动,豪言壮语,感到深受鼓舞。”何正华由于亲自参与了保密馆的布展设计,因此对展览布局、展品内容的回忆比较丰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据当时展览会保密馆负责人之一的漆宗英回忆:“三楼设置了一个有关国防尖端技术的保密馆,展出了运载火箭模型、人造卫星设计蓝图、高空探测仪器模型以及耐高温合金、高能燃料、特殊化学材料、超纯金属、红外技术等方面的研制工作。”回忆除了点出与航天直接相关的展品外,还列出了与航天有关的材料、燃料和其他尖端技术等,丰富了相关内容;回忆特别指出,这个馆的展品是专门向中央领导汇报而设立。关于毛泽东的参观,回忆提到:毛泽东“首先到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展览室参观。展览由钱学森同志讲解,毛主席认真地倾听着。在参观过程中,毛主席对一些他关注的探测仪,如测高空大气、温度、风速的仪器和跟踪系统(当时都是模型),不时提问。当听说大部分仪器都是根据一些线索自己搞出来的时候,主席高兴地点头笑了。”这里提到了钱学森亲自为毛泽东讲解,丰富了钱学森与毛泽东关系的内容;记述了毛泽东对航天技术领域的关注并有具体展品对象,非常珍贵;对毛泽东肯定航天人自力更生的做法,与钱学森回忆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也相吻合。 竺可桢的翔实记载 在我们看到的公开材料中,曾负责中国科学院早期人造卫星工作、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日记非常丰富、真实可靠。竺可桢对这次展览非常关心,也非常熟悉,曾于10月6日上午和11日上午参观过。对毛泽东的参观,竺可桢在10月27日的日记中记载:“下午3:40,毛主席来,先至三楼看人造卫星和自动控制等”,参观时间约一小时,竺可桢认为“限于时间,故极匆促”。由于当天竺可桢的工作特别忙,日记中关于毛泽东参观展览的内容稍嫌简略。几天后竺可桢陪同刚刚回国不久的志愿军司令员杨勇和政委王平等人参观的日记则比较详细,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材料。11月3日记载:“目前拟先发〔射〕火箭,于1959年5/1献礼,预备能到500公里(日本于六月间发射火箭到60km)。”“计划是三节火箭,最高速是每秒3000m,用氟液体(FH)和氧气作燃料。重30吨,其中仪器1800kg,火箭在空中只七分钟。需要发〔射〕场地150km×200km……”日记中还记录了中国科学院在卫星任务中的分工:仪表由地球物理所负责设计,已就绪;动力由力学所、动力所;高温由冶金所和金属所。此外,还有大量可能是展览说明中的内容,是对展品的深化拓展,是光看展品所不能了解和掌握的丰富信息。十年后,当中国科学院拟筹建毛主席1958年视察院科技展览会纪念馆,有关方面在1968年11月27日向竺可桢了解毛泽东当年参观科技展览时的情况时,竺可桢查原日记并回忆:毛主席由郭老和张劲夫陪同上三楼先看尖端技术,即火箭的装置设备,远距离操纵测定〔等〕十三个项目等,计一小时余。这里竺可桢提到了共有13个项目,虽没有具体的展品内容,但单从数字上看,展品还是很丰富的。 毛泽东对尖端科技的发展情有独钟,对航天事业的关注也一直在延续着。在参观活动两个月后的1958年12月,毛泽东仿陆游《示儿》赋诗一首:“人类今闲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闲者,通娴,熟练、擅长之谓也,如古人就有“闲于甲兵”之说。人类今天已经能够熟练地发射人造卫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人类今闲上太空”,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礼赞,空间技术成了搭建联通地上与天庭的“天梯”,使人类找到了使普通“凡人”可以成为天上“仙人”的工具;“人类今闲上太空”,更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憧憬,今日他人上太空,何时国人越苍穹?这恐怕也是诗人的话外之音,对此,毛泽东一直期盼着。 12年后的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实现了。这一天,成为中国人迈入空间时代的标志,也是中国航天日的来历。毛泽东的伟大号召和对航天事业的关注,永远是航天人的一个精神支柱,鼓舞着中国航天人向浩瀚宇宙迈出更大、更稳的步子,为早日实现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宋泽滨) 来源:团结报 |